发布时间:2020-11-09 文章来源:鸿宇科技 浏览次数:24
今年5月以来,特别是全国两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新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格局新局面,必须坚持使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第一动力,才能确保我国产业链稳定,加快双循环顺利运转。
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初衷就是借助科技创新来强化产业链中的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四个维度协调有序,整体产业链才能均衡运转,经济社会的脉络才能强健通畅。
提升价值链的附加值。我国产业价值链条扁平化明显,企业在价值链条低端过于重叠,同质化企业以规模生产降低价格与成本,依靠制造环节实现价值,缺少多环节衔接全球价值链,价值实现也相对低端,整体产业利润普遍偏低,无法掌控行业话语权。特别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越来越重视弹性,价格低廉反而不是首要思考因素,因而更容易被他国企业所取代。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加自主研发投入,在核心技术领域不断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改善我国价值链结构,有利于提高竞争潜力,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多元化、高层次衔接,打破技术壁垒,改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长期处于低竞争力、低附加值、低利润的处境,增加国际竞争的话语权。
促进企业链的延伸。新发展格局中的内循环重点在于“具有盈利能力的上游产业”。这表示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重点积极创造推动上游产业发展,为下游产业提供更稳定的收益环境。但从目前我国产业纵向结构来看,上下游产业之间很明显存在技术断层、技术瓶颈现象。许多企业因核心技术瓶颈问题,在自身产业上游领域还存在空白,限制了企业链向上游延伸的可能性。技术和研发是组成企业链条的重要部分,处于企业链的上游环节,为整个企业乃至整个单项产业提供原始动力。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泉,通过自主创新来完善企业链,扎实企业根基,向上突破,促进我国企业在国内、国外市场中具备更高层次的竞争力。
加快供需链的调整。当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内循环的重要因素。低端的产品过剩,中端的产品供给单一,高端产品和服务依赖国外,使国内循环的需求市场无法得到满足。在国际产业竞争中,我国许多企业依靠制造环节实现价值,缺少多环节衔接全球供需链。加上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人口红利持续释放,给全球产业制造生产环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带动我国供需链调整,推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国内消费升级,促进我国企业加快国内经济循环。通过技术攻关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向上游产业发展,以完整的供给链条来应对全球经济低迷时期的需求变化。
加快空间链的扩展。从内循环视角来看,国内产业空间链要调整过去的东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发挥成熟区域对后发展区域的影响带动作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从外循环视角来看,全球产业空间链出现明显变化,国际产业链加快东移速度。虽然贸易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但区域贸易的强度被大幅削弱。因此我国以空间链调整换取时间自我提升发展,符合当前形势要求。而在空间链调整的发展目标中,无论国内循环还是国际循环,核心产业、核心技术的升级是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问题。以科技创新带动技术更新转移,均衡国内产业区域布局。应以科技创新补齐研发短板,跻身行业领先地位,破解全球区域贸易中下游产业不良竞争壁垒。
一是梳理破解企业技术断点,确保“点线面”融会贯通。破解企业“点”的障碍。以“补链、强链、延链”为目标,全面梳理现有产业链在关键环节和核心零部件方面存在的技术短板,寻找阻碍企业发展的潜在技术孤岛,列出技术清单,强化自主研发,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逐渐减少国外技术依赖。形成产业“线”的通畅。各产业中龙头企业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深挖产业升级的阻碍因素,利用全省、全国、全球范围内技术资源,进行产业链科技要素调整,优化科技资源的利用率,破解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技术屏障。由“领头羊”企业在国内循环中完善产业纵向布局。完善国内“面”的循环。发挥我国制度优越性,将各产业的科技壁垒和技术优势纳入全国的科技大循环之中。组建国家级、省级实验室研究体系,形成科技创新网络,灵活配置科技资源,共享技术成果,逐步实现自主研发替代进口,从科技层面增强我国各产业链独立性,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强化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夯实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基础研究系统战略部署。完善基础学科布局,加大对物理、数学、化学等重点学科的倾斜力度,鼓励学科交叉基础领域研究。优化国家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指向作用,聚焦双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发展的前瞻部署,广泛开展应用基础原创研究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优化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高高校与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鼓励它们制定联合培养计划,允许合理规划基础研究,鼓励协同合作,组建综合性基础研究团队。同时加强实验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我国基础研究队伍机构。发挥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者,支持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优秀科创团队。完善基础研究配套保障。继续推进国家级实验室、基础研究中心建设,鼓励各省建立科技基础研究基地,为基础研究的长期性、探索性、风险性提供必要的运转资金保障。同时引导地方、社会力量为科技基础设施提供支持,拓宽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科研桥梁,为基础研究提供应用性实验基地。
三是坚持需求与问题导向,加速科研成果内循环。加快科技在产业链纵向落地。各实验室、高校、研究院所等机构加强与企业联系,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推动基础研究前沿化,应用研究成果化。整合各科研机构资源,形成“政府统筹资源,科技服务企业”的科技中介机构网络。根据“点线面”技术需求脉络,针对性疏通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的技术堵点,加快企业升级。加快科技在区域横向流转。根据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利用科技转移实现地域产业结构优化。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加快产业中下游的环节向中西部迁移,将东部地区技术、经验等复制迁移,拉动中西部产业由中低端制造环节加速升级,加大技术扩散的正向集聚效应。东部地区聚焦产业问题导向,利用优势加大研发设计,进一步细化分工、深耕技术,强化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增强价值链的附加值,逐步形成内循环的区域结构优化。
四是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科技创新制度环境。完善科研项目组织、申报、评审等制度,通畅审批流程,加强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战略性技术研究,注重团队和创新能力的审查。调整评价体系,加强目标导向评审,强化过程评估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容错机制,创造灵活度高、包容性强、积极性高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科技创新市场环境。健全科技创新中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市场化机制。以各企业列出的技术难点“榜单”为导向,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寻找技术人才。破解企业与研究机构人才、技术流动的制约屏障,扩大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双向渠道,实现科技要素根据供需进行市场化流动。优化科研成果转化环境。加快“人才 成果”市场化配置,推动科技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树立“以人才带科技,以人才促转化”的观念,将科研成果与研究主体进行“绑定”,发挥科研人员熟悉成果的优势,由科技人员深度参与或主导科技项目落地,以便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效果与效率。
五是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国际体系。积极参与和组织国际大科学项目。深入了解大科学项目运行方法,熟悉相关规则的制定规律,主动承担科研任务。依据我国相关科技规划,发起开放领域的国际大科学项目。扎实基础研究,推进应用研究,侧重芯片、医药、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未来领域的科研攻关,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链的位置。搭建多元化人才交流渠道。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制定人才交流计划,支持我国研究者参与国际重大科技工程,支持国外研究者参与我国发起的开放领域科技项目。对于特殊人才,坚持“一人一策”的原则提供基础支持保障。同时完善政府间科技交流平台,积极支持民间科技组织和国际学术组织开展科技交流活动。搭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继续深化与科技大国合作交流,同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消减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加大与沿线国家或区域之间产业研发交流,升级科技合作层次,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建互利共赢的技术链合作体系。
作者:杨丰全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江苏今日科技,原载于《学习时报》2020-10-28 a6版